欢迎来到中小学词句文网

拨乱反正

时间:2014-10-13 15:38:37 点击: 作文字数:1942 成语大全
【汉语拼音】     bō luàn fǎn zhèng
【名词解释】
扭转乱象,归于正道。语出《公羊传.哀公十四年》。
【典故来源】
《公羊传.哀公十四年》
《春秋》何以始乎隐?祖之所逮闻也。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何以终乎哀十四年?曰:备矣!君子曷为为《春秋》?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
【注解】
(1) 《春秋》:书名。孔子据鲁史修订而成,为编年体史书。所记起自鲁隐公元年,迄鲁哀公十四年,共二百四十二年。其书常以一字一语之褒贬寓微言大义。因其记载春秋鲁国十二公的史事,故亦称为“十二经”。公羊、谷梁、左氏三家为之作传,称为“春秋三传”。
(2) 拨:扭转。
(3) 反:通“返”,归返,返回。
拨乱反正
【典故说明】
《春秋》是孔子根据鲁国的历史修订而成的一本史书,所记起自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共二百四十二年。内容主要记载春秋时代,各诸侯国间聘问、会盟、战争等政治事件,也有关于日食、水灾、大旱等自然现象。孔子作此书,开私人修史之先,但并不纯为纪载史事,而是将个人褒贬巧妙地寄托于遗词用字间,以切要的言论呈显对政治及社会问题的看法。春秋时代,各国分立,攻伐与征战从未停止,孔子借《春秋》强烈表达他对周王室的尊奉,以及大一统的主张,所以春秋三传之一的《公羊传》中便有一段话:“君子曷为为《春秋》?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意思是说:孔子作《春秋》,为的是扭转乱世,使政治社会回归于正道,就此来看,没有比《春秋》更能切合义理的了。后来“拨乱反正”被用来指扭转乱象,归于正道。
【书证】
01.《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源)
02.《孔丛子.与从弟书》:“忿俗儒淫辞冒义,有义欲拨乱反正,由来久矣。”
03.《汉书.卷六.武帝本纪》:“赞曰:『汉承百王之弊,高祖拨乱反正,文景务在养民,至于稽古礼文之事,犹多阙焉。』”
04.汉.桓宽《盐铁论.诏圣》:“高皇帝时,天下初定,发德音,行一切之令,权也,非拨乱反正之常也。”
05.《旧唐书.卷八○.褚遂良列传》:“遂良言于太宗曰:『陛下拨乱反正,功超前烈,将告成东岳,天下幸甚。……』”
06.五代汉.王定保《唐摭言.卷三.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科第之设,沿革多矣。文皇帝拨乱反正,特盛科名,志在牢笼英彦。”
07.明.王世贞《鸣凤记.第一九出》:“近闻得朝中奸相弄权,朋党误国,此正臣子拨乱反正之时。”
08.《喻世明言.卷三二.游艳都胡母迪吟诗》:“今天运将转,不过数十年,真人当出,拨乱反正。”
【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    扭转乱象,归于正道。
使用类别    用在“改变乱象”的表述上。
【造句】    
01    身为一个领导者,负有拨乱反正的职责。
02    经过拨乱反正之后,宪政体制终于走上了正轨。
03    表扬好人好事,对于社会风气有拨乱反正的正面效果。
04    面对混乱的价值观,我们应该拨乱反正,而非同流合污。
05    不论哪个时代,在国家多难时总会有一些英雄出来拨乱反正。
06    此时正是国家存亡危急之秋,我们都肩负着拨乱反正的严峻任务。
07    现今人心涣散,纪律鬆弛,急须有志之士拨乱反正,进行全面整顿。
08    出色的政治家,应该在社会动乱的时候拨乱反正,而非相互打口水战。
【近义词】    力挽狂澜,拨乱兴治
【参考词语】    匡乱反正
【汉语拼音】    kuāng luàn fǎn zhèng
【名词解释】    即“拨乱反正”。见“拨乱反正”条。
01.《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仲尼悼礼废乐崩,追脩经术,以达王道,匡乱世反之于正,见其文辞,为天下制仪法,垂《六艺》之统纪于后世。”
02.清.袁枚《随园随笔.卷上.诸史上.释孔子世家》:“『周室既衰,孔子追修经术,以达王道,作《孔子世家》第十七。』其意以诸侯之得世其家者,以其知有天子,而能匡乱反正也。” 
【参考词语】    反正拨乱
【汉语拼音】    fǎn zhèng bō luàn
【名词解释】    即“拨乱反正”。见“拨乱反正”条。
01.唐.杜甫〈朝享太庙赋〉:“向不遇反正拨乱之主,君臣父子之别,弈叶文武之雄,注意生灵之切。” 
【参考词语】    拨乱反治
【汉语拼音】    bō luàn fǎn zhì
【名词解释】    犹“拨乱反正”。见“拨乱反正”条。
01.元.马致远《陈摶高卧.第一折》:“实不相瞒,区区见五代之乱,天下涂炭极矣,常有拨乱反治之志,奈无寸土为阶。”
02.明.瞿式耜〈不敢轻离西土疏〉:“伏念臣迂愚陋质,谫劣庸才,既无拨乱反治之能,时深妨贤病国之惧。”
作文投稿
'); })();